[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保生大帝

張貼者:🛂玉芬
閱讀人數:17422人 張貼日期:2024-11-24 01:30:00
2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Ovxmj9YAUZ8


保生大帝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臺中市元保宮的保生大帝以及其部將江仙官、張聖者

保生大帝(閩南語白話字:Pó-seng tāi-tè)為閩南(漳州、廈門、泉州)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本名吳夲ㄊㄠˉ(音「濤」),原為宋代的醫師。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還有三十六神將為其部屬。通常保生大帝是指宋人吳夲,然而亦有所謂的「保生三真人」信仰,認為孫思邈、吳夲、許遜三位醫家,在成神後結拜為義兄弟,而都會被稱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
 
生平
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tāo」,「急速」或「往來相見」之意,非「本」字。另一說為本,其字華基,「基」與「本」為同義互訓),字華基,號雲衷、悟真,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9日),福建路泉州同安縣白礁鄉積善里(今屬福建省漳州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祖籍清溪縣感德鎮石門村。

父名吳通,母為黃月華,原居漳州,因避亂而到同安海濱的白礁結茅為屋,討海維生。吳夲十三歲時,父親吳通患病,但因家貧無力就醫而去世,母親黃氏後來也因憂傷去世,此事令他立志學醫濟世。吳夲初習捕蛇、採草藥,後學針灸、湯藥,醫術之名聲逐漸傳播民間。而根據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宮檀越記〉,作者孫瑀的祖父孫天錫在天聖四年(1026年)因食用河魚生病而到旗山上面的居士庵調養,與一名周遊至此的裴姓方士(字號養真老人)相談甚歡。後來吳夲得知裴養真在此,便前來會面,兩人相談甚歡,裴養真並將所知全部教授給他。而吳夲得知孫天錫已經患病多時,便為他醫治,僅三天便見療效,半個月就治癒,三個月後已經調養恢復。之後孫天錫欲重金酬謝,卻被婉拒,兩人日後結為好友。後來吳夲「飛昇」後,孫天錫在屋西建祠奉祀,後來因為靈驗,遂拓建廟宇,為「吳西宮」。



 
而在天聖五年(1027年)時,白石丁氏曾請吳夲重新抄錄三世祖丁遷的遺囑並懸於祠堂。周茂欽認為這顯示吳夲擁有一定的書法造詣,且在地方上有相當聲望,才會被當地大族延請。
 
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5月29日),吳夲為了幫急症病患採藥,前往青礁的大雁東山,卻失足墜崖而羽化,享年五十八歲。當地居民得知後,為追悼吳夲,紛紛塑像祭拜並私謚「醫靈真人」。
 
傳說吳夲著有《吳氏本草》與《靈寶經》兩本醫學著作,他在泉州花橋亭行醫時曾用《靈寶經》傳授草藥知識。而北宋大觀年間編纂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的「霍香正氣散」、「加減平胃散」、「逍遙散」據說即來自《靈寶經》。
 
信仰發展
在吳夲逝世後,閩南一帶便有青礁龍湫庵、白礁醫靈神祠、廈門吳西宮等三處供奉吳夲的廟宇。
 
廈門「吳西宮」根據孫瑀〈西宮檀越記〉(1087年),是作者祖父孫天錫在吳夲去世後所建。最初孫天錫指是在自家西邊建小祠並塑像奉祀,算是孫家的家神。但是由於靈驗,所以附近居民也成為信徒。為了容納更多的信徒,孫天錫便捐四畝田,在田中間蓋了廟宇,由廟祝耕田以作為廟宇香火之資。這座廟宇即為廈門島上最初的保生大帝廟,吳西宮。
 
青礁龍湫庵據宋朝楊志〈慈濟宮碑〉記載,其逝世後鄉人私謚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於「龍湫庵」塑像祭拜。另據〈慈濟宮碑〉記載,當初要塑像時,因不知道吳夲的相貌而無法製作,後來是吳夲託夢指示他長得像東村的王汝華,但額頭較寬,才得以塑像。後來宋紹興廿一年(1151年)吏部尚書顏師魯奏准朝廷於青礁建廟,原本計畫建在雲嶠院旁,但神示在龍湫庵南邊建廟,即為後來的青礁慈濟宮。



而根據楊志〈慈濟宮碑〉的敘述,南宋時吳真人已經由醫神提昇成地方守護神,水災旱災、盜賊入侵、行船遇險等事都可向其祈求平安。
 
白礁醫靈神祠的記載可見於孫瑀〈西宮檀越記〉(1087年)與《宋會要輯稿》,該祠在吳夲逝世之後便興建,為當時的祖宮。紹興廿一年(1151年)吏部尚書顏師魯奏請為吳夲立廟時,乃改為「醫靈神廟」。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梁鄭公(梁克家)以吳夲之神蹟奏請賜廟額,而敕封「慈濟」,青礁龍湫廟與白礁醫靈神廟因此均改稱為「慈濟廟」。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詔改廟為宮,兩間廟因而改稱「慈濟宮」。
 
因神蹟傳說流布,及歷代朝廷追封,遂成為閩南地區重要民間信仰。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臺灣
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正殿供奉的保生大帝寶像

保生大帝在臺灣早期泉州同安籍移民信仰中心,隨泉州府同安移民遷徙,至今已不分原籍畛域,成為重要的台灣民間信仰之一。臺灣奉祀保生大帝廟宇以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臺南市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臺中市賴厝元保宮、高雄市五塊厝慈聖宮最為著名。
 
據文獻載,臺灣最早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是在鄭成功入臺之前,《臺灣縣志》載:「寺廟……在廣儲東里,大道公廟,紅毛時建……」,為臺灣第一早建的寺廟,原稱「大道公廟」,俗稱「開臺大道公廟」又稱「廣儲東里大道公廟」,臺灣日治時代,大正三年(1914年)重行修建,始改為新化保生大帝宮。
 
學甲慈濟宮所奉祀開基主神稱為「開基二大帝」,相傳保生大帝吳夲於北宋仙逝後,鄉人於白礁立廟祭祀時,雕刻有「大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三尊保生大帝神像,大大帝奉祀於龍海白礁慈濟宮,二大帝則由同安縣百姓李勝迎祀隨明鄭鄭成功軍隊前來臺灣,原由台南學甲下社角李姓後代私人奉祀,後成為學甲地區信仰核心。
 
大觀音亭興濟宮建於明鄭永曆三十二年(1678年),軍民在臺灣府城的尖山南坡建「觀音宮」,供奉觀音菩薩。康熙時重修擴建之後,因拜亭採用了抱廈的形式而改名「觀音亭」,後來又因要與小東門的觀音亭區分,而習稱「大觀音亭」。隔年(1679年),來自泉州同安鄭軍將士又在「大觀音亭」旁建今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大道公),當時稱為「大道公廟」,後因為與良皇宮分別,稱「頂大道公廟」,良皇宮則稱「下大道公廟」。兩者均為明鄭時期規模最大的觀音廟與大道公廟。



而在施琅克臺之後,由於總鎮衙署與所轄三營分別建在尖山北坡與覆鼎金(今衛生部臺南醫院)之間,都在兩廟附近,所以有不少官兵前來祈求平安。而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之後,因所謂的開山撫番導致官兵多染上瘴癘,所以兩廟的香火日益興盛,成為府城裡同類廟宇中香火最鼎盛的廟。這些參與的官兵因曾向興濟宮大道公祈求保佑,後來果然靈驗,因而上報朝廷,乃下令將興濟宮列入祀典,成為臺灣唯一有列入官方祀典春秋二祭的保生大帝廟。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肇源於清代乾隆初年,同安籍移民入墾台北大龍峒地區,由於水土不適,瘴癘四起,所以返回故裏白礁慈濟宮分靈保生大帝神像來臺灣,1755年(乾隆二十年)建廟,1805年(嘉慶十年)遷於現址重建,清代台北地區艋舺頂下郊拚、漳泉械鬥時,保安宮為同安縣籍移民避難之所及據點。於1995年至2002年自費重修,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馨獎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二00三年亞太文化資產獎」,為全臺廟貌規模最大之保生大帝廟宇。
 
1987年11月6日,學甲慈濟宮董事長周大圍等人前往白礁慈濟宮謁祖。臺灣奉祀保生大帝各廟宇於1989年組成「全國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由當年學甲慈濟宮董事長周大圍出任首任會長。
 
2005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接任聯誼會會長後,乃積極推動轉型工作,2007年5月發起成立全國性的宗教團體組織,同年8月1日獲內政部核准籌設。10月21日在臺北保安宮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正式宣告「社團法人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成立,並選出廖武治為第一屆理事長,廖武治表示,對於聯誼會過去所忽略的人才培育及社會公益的參與,希望以臺北大龍峒保安宮的改造轉型後,投入社會教育、文化建設、慈善公益的經驗,運用在新成立的信仰總會,為保生大帝信仰帶來新的生命力。
 
與其他神靈的組合
一般保生大帝廟都會配祀江仙官(江縣令)、張聖者(張主簿,即飛天大聖,不是法主真君)、黃醫官、程真人、鄞仙姑等,還有保生大帝的腳力,黑虎將軍。
 
四法主
「法主公」是對法術高強神靈的尊稱,閩南地區有各種「法主公組合」;作為鄉土神,各地信奉的法主公組合均不同,大多有「法主真君張法主」與「輔天真君蕭法主」。
 
在中國福建泉州德化的「法主公組合」是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一說姓洪)等結義三兄弟,是為「法主三公」。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黃法師(顯應祖師)。福建龍巖市漳平則是「張、蕭、吳」,張、蕭二法主之外,加入吳真人(保生大帝),或是奉祀「張、蕭、吳、黃」。在福建省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



廣東省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劉志達、連光陽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
 
保生三真人
有些地方有「保生三真人」的說法,其中保生大帝神像有紅面、金面與黑面之分,其中紅面者為吳夲,金面者為唐代名醫孫思邈(他廟稱天醫真人),黑面者為魏晉時人許遜(他廟稱旌陽真君或感天大帝),三位神明乃在天庭結義的兄弟,其排行依序為孫、吳、許。因此據說金面的保生大帝神像到青、白礁慈濟宮刈香,因為是大哥,所以可以免插爐(不用捐資添油),黑面神像因為是弟輩所以要捐資添油。此外像是廈門鼓浪嶼龍頭興賢宮的保生大帝遶境只能在龍頭一帶,不能去內厝沃,因為內厝沃種德宮的保生大帝是金面,而興賢宮是紅面;相對地,內厝沃種德宮的保生大帝便可到龍頭地區遶境。傳承於閩東閭山派的廟宇則是依照「玅濟」許真人、「善濟」孫真人、「慈濟」吳真人的順序排列,如蚵殼港昭靈宮。
 
然而在臺灣,保生三真人的排行次序則略有不同,因地而異,也不一定與面色有所對應。其範例如下:
 
廟宇名 孫真人
孫思邈 吳真人
吳夲 許真人
許遜
上茄苳顯濟宮
(臺南市後壁區) 保生二大帝 保生大大帝 保生三大帝

糞箕湖顯濟宮
(臺南市白河區) 保生一大帝(早期)

大道真君 保生大大帝(早期)
保生大帝 保生二大帝(早期)
感天大帝
外塭仔和濟宮
(臺南市安南區) 保生大帝 保生三大帝 保生二大帝

歷代朝廷追封
在吳夲逝世後,民間私謚為「醫靈真人」。南宋成為官方承認之信仰後,開始有皇帝給予封號。
朝代 年代 稱號 備註

宋朝 宋孝宗
乾道七年(1171年) 大道真人 民間因此又尊稱為「大道公」。
宋孝宗
乾道年間 慈濟真人 見《漳州府志》。
宋孝宗
乾道年間 顯祐真人 見《漳州府志》。
宋寧宗
慶元二年(1195年) 忠顯侯 見莊夏〈慈濟宮碑〉,。又楊志〈慈濟宮碑〉記載在乾道二年(1166年)已有此稱號。
宋寧宗
嘉定元年(1208年) 英惠侯 見楊志〈慈濟宮碑〉,又莊夏〈慈濟宮碑〉寫說是在開禧三年(1207年)因解漳泉大旱得到此稱號。此外《海澄縣志》則提到在嘉定年間被封「忠顯英惠侯、增封康祐侯」。





宋理宗
寶慶三年(1227年) 康祐侯

宋理宗
端平二年(1235年) 靈護侯 見《海澄縣志》。

宋理宗
嘉熙三年(1239年) 正祐公 見《海澄縣志》。

宋理宗
嘉熙四年(1240年) 沖應真人 見《海澄縣志》。

宋理宗
淳祐元年(1241年) 妙道真君 見《譜系紀略》。

宋理宗
寶祐五年(1257年) 守道真人加封「廣惠真人」 見《漳州府志》。

宋理宗
景定五年(1264年) 福善真人 見《漳州府志》。

宋度宗
咸淳二年(1266年) 孚惠真人 見《漳州府志》。

宋恭帝
德祐元年(1275年) 普佑真君 見《漳州府志》。

明朝 明太祖
洪武五年(1372年) 昊天御史醫靈真君 見顏蘭〈吳真君記〉、《同安縣志》。

明成祖
永樂七年(1409年) 萬壽無極大帝 見《漳州府志》。


明成祖
永樂十七年(1419年) 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見《泉州府志》。

明成祖
永樂廿二年(1424年) 保生大帝,再封「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 見《漳州府志》。

明仁宗
洪熙元年(1425年) 恩主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見《譜系紀略》,據說是醫治明成祖文皇后乳疾而封。


清朝 清宣宗
道光年間 慈濟靈官 見《譜系紀略》。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