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彌勒菩薩介紹

張貼者:達輝
閱讀人數:19146人 張貼日期:2024-02-10 01:3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影音連結:
https://youtu.be/p5oxzfYYCBM


歌曲 彌勒頌
https://youtu.be/sFLiOGji8Oc


彌勒菩薩介紹 / 不著法師   就信仰而言:
  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的彌勒尊佛,曾經七佛授記,為釋迦牟尼佛的補佐,現正在兜率內院說法,等待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結束後,他就成為下一世界的法王了;因此彌勒菩薩現在的地位,稱為“一生補處”。換句話說,即是釋迦牟尼的法統繼承人,這個法統的繼承年代,以我們現在人間的觀念來說,是相當遙遠之期,要經過八萬四千歲的交遞增減(每一百年增加一歲,由十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再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每一百年減一,為一輪次)即是釋迦牟尼佛住世結束,就輪到彌勒菩薩下生,住持正法。此一信仰,不僅是中國流行,就在西藏的密宗也非常流傳。事實上,顯密兩宗對彌勒菩薩,都是有很深厚的信仰。在信仰史上,彌勒菩薩即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則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齊;過去曾與釋迦牟尼佛,在弗沙佛座下,同發菩提心。他雖是未來佛,但早己授記成佛,為千佛數中之第五。   就實際而言:
  也就是史實的,當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的時候,彌勒亦隨之下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號一切智。自從世尊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名聲傳遍了五印度。彌勒這時,忽有所感,認清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即捨棄了一切享受,一心一意的歸投世尊而出家,聽佛開示,證無生忍。不久之間,佛在王舍城靈鷲峰上,與他授記。並說了一部《佛說彌勒上生兜率陀天經》,講到彌勒的事跡時,佛對優波離尊者說:“此人從此十二年後,必得往生兜率天上。”當時在座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足可證明彌勒上生兜率的事實。其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言:“彌勒上生已知,未來下生是何種境界?世尊!能為說歟?及諸在座,皆願樂欲聞?”當時世尊應舍利弗之請求,就將彌勒下生成佛的境象對大眾分別解說,這就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這部經的內容,將娑婆世界的國土,及未來彌勒下生的時候,八相成道、說法、度生,與及其國土名安樂世界,都說得很詳盡!另《授記經》云:“汝彌勒受我記後,將來成佛度脫人天......未來度生事業,完全負荷於汝”。



這是釋迦牟尼佛當眾對彌勒說的,也就是彌勒位居補處,當來在此成佛的證明。
  彌勒菩薩的的確確是一位思想人物,他是唯識學的開山祖師,就如龍樹菩薩立《中觀論》,在學術史上,他與龍樹菩薩等齊,一創瑜伽,一創中觀。在學術思想上的彌勒菩薩,有其著作存在,儘管可能有些人懷疑著作者是否就是傳說中的那位“彌勒”,那是無關重要,因為有著作必定有著作人,著作人既是“彌勒”,順理成章可以稱他為唯識學派的第一個論主,並且沒有理由去否定這個論主是假托的。在佛教的經論上,所出現的“彌勒”,是為大眾所信仰,亦為學派所尊奉。   名稱的因由
  “彌勒”是中國的譯音,是“彌恒利耶”的簡稱,翻為中國文字譯為“慈氏”,因其多生累劫以來,是修行“慈心三昧”,故以此為名;又或以“慈氏”為姓,“阿逸多”是名。梵本彌勒叫阿逸多,藏本也是阿逸多。漢譯是阿逸菩薩,唐譯則除了阿逸多之外,都是照例的譯成彌勒。經中常有:“佛告彌勒曰:阿逸多......”。阿逸多是梵語,翻為“無能勝”。 《悲華經》云:“彌勒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至極之慈,一切權小皆無能勝,故以名焉。”慈氏兩字,我們顧名思義,即可瞭解其中之含義;他不但在因地以慈氏為姓,即成佛後,亦稱為慈氏。《心地觀經》說:“彌勒菩薩慈氏尊,從初發心不食肉”;由這兩句話,我們可知彌勒得名的由來。   菩薩本誓深重
  他最初發心,是從慈心出發的,經中說彌勒最初發心時,即不殺生、不食眾生肉,從此之後都以慈氏為姓。《大日經疏》云:“慈氏菩薩,從久遠劫來,修慈量心,故以慈稱。”又云:“一切如來,必住四無量心,廣度眾生,此四無量心,從如來種性中生,能念一切世界不斷佛種,故稱慈氏。



”佛教一般都合起來稱讚人家一聲“慈悲”;悲其實是悲憫心,著重在濟拔他人的痛苦;慈是與樂心,眾生得不到快樂與幸福,要設法施與他。凡是菩薩,都是具足慈悲心的,只不過彌勒菩薩的特德,側重在修習慈心。須知,諸佛淨土,悉建在娑婆世界之外,唯彌勒菩薩,本誓願力不可思議,特為我們凡夫眾生,建立彌勒淨土於此土之中,實為慈心難量!像釋迦牟尼佛,發願在五濁惡世中成佛,拔濟苦惱的眾生,象徵釋迦牟尼佛的悲心殷重。彌勒菩薩當來下生的世界是淨土,發願在淨土成佛,人人得享快樂幸福,這象徵彌勒的慈心宏博。我們要理解這點,就要學習諸佛菩薩一樣,長養我們的慈心與悲心,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使他人得安樂和利益。不殺生、素食,都是增長慈心的方法,彌勒因修習慈心法門而稱為慈氏。我們能這樣做的話,就可以與彌勒的慈心相應,自然能往生兜率內院了,親近彌勒,聽其說法。
  兜率內院之殊勝
  十方三世的補處菩薩,將要成佛時,為預備薰修莊嚴淨業,必先生到兜率內院。內院是彌勒和其他補處菩薩之所住處,不受三災,但受諸樂,所謂:“濁世中的淨土”。經中說:須知內院之殊勝,皆是補處菩薩,內證福慧所得,菩薩勝緣所莊嚴的。在內院中央的摩尼寶殿師子妙座上,上有微妙寶帳,以五百億眾寶妙花嚴飾,美麗無比;更有他方世界的百千梵王,手持梵天鈴,恭懸於寶帳之上;又以寶網蓋頂後,禮拜圍繞。   彌勒於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即往生到兜率陀天中的內院,四十九重如意微妙寶殿,(即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此天分有內院和外院。外院尚有男女對笑之習氣未盡,屬於凡夫所居;內院為每一位最後身菩薩之住處,故此內院又名“一生補處”。 故此彌勒亦是生於此。兜率義譯曰“知足”,因此中之天人,於五欲中不起貪著,能夠了悟因果之理,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境界,能夠知量知足,故又名“知足天”。



  彌勒菩薩,則結跏跌坐在寶帳之內,為天眾說妙法,並從其頂上肉髻中,常顯微妙紺璃色光,尚以毘楞伽寶(譯為能現種種如意珠)為作天冠,所謂莊嚴,慈悲備至。更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中,各顯出八萬四千的光明寶色、寶雲,使見者讚嘆欣慕不已。兜率內院寶殿所集的,悉是化佛、菩薩、緣覺、聲聞、及諸天眾,圍繞護持;在寶殿外周圍,金光明耀奪目,且自有梵音,遠播法音,晝夜常鳴,其莊嚴殊勝,實難比擬!   彌勒菩薩上生到內院,並不是為享受而上生的,是欲成佛度生而上生兜率之內院,因其有“上求佛道的志願,下化眾生的悲心”晝夜常為天人說法,還往他方國土,在諸佛座下聽教、聞法,待眾生緣熟,即施用權巧,來人間隨類示現,度化眾生。   應化事跡
  談到彌勒應化人間的事實,在中國中例不勝舉,實在太多了,只因“時人自不識”而矣!現就將彌勒在中國浙江省,應化的兩件事跡多為人熟識的講說一下:  

 一、 在六朝時的梁代,彌勒於今浙江省義烏縣城,現居士身,化名傅翕,當時人皆稱他為傅大士,與梁武帝非常友好,常被詔入京,於是宮中大開法筵,宮中文武百官得益不淺,尤其是武帝受其感化,而成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武帝的愛妃郗氏,不信佛法,毀謗三寶,因其業障深重,終於急病暴斃,墮入蟒蛇之身。一日夜間托夢向武帝哀泣云:“我因生前毀謗三寶,故遭此大蟒蛇之身,請代我禮請高僧大德超度,否則我永不得脫......。”武帝驚醒後,即咨詢滅罪之法,傅翕介紹武帝親往鎮江金山江天禪寺,禮請寶誌禪師,啟建法會四十九天即今日我們所禮之梁皇寶懺也。其後,妃郗氏後又托夢告知武帝:“得蒙汝禮請寶誌禪師,承造功德,已獲超脫蟒身,得生三十三天。”這時傅大士遊化他方,不知所蹤,曾著《心王銘》和《法身頌》供後人讀誦,時人深信傅翕為彌勒菩薩之化身。適值其時達摩東來,將禪宗帶入中國,那時的佛法,真是盛況空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由這兩句詩,可見武帝對佛教的熱心,佛法燦爛之花,曾開遍了全中國各地。我們也可知,不能不歸功於彌勒菩薩化身示現傅大士了,當時朝野之士受其影響,深信佛教,使佛法得以流傳。
  

   二、 我國後五代時,也是梁代,彌勒又應化於浙江省奉化縣,作布袋和尚,自稱“契此”,此一“契”字,在佛經中上說:“契為契合之義,上能契合諸佛之理,下能契合眾生之機”,化作布袋和尚,因能契合此方眾情,故云契此。其身體肥碩,終日袒胸露腹,出語無定,常持錫杖荷布袋,右手提羅漢珠遊化四方,見則求乞,藏於布袋,故世人稱為布袋和尚。有一次,作“遊戲三昧”於浙江天童寺:當天傍午,聞寺中梆響,隨眾僧到“五觀堂”受供,頓時風雨大作,他現出嬉笑瘋癲的模樣,老實不客氣的就坐上方丈和尚的法座上,僧值師請他下來,他不理睬,於是又叫行堂師把他拖下來,無奈他穩如泰山,動也不動。



這時僧值師火氣來,自己走到法座中央,氣衝衝地舉起右手,揪住他垂直的左耳,想把他拉下來;僧值師拉住他的耳朵只顧向前走,怎知那布袋和尚的耳朵,就跟著僧值師拖了一丈多長,而身體卻是絲毫不動。這時,坐在兩旁的大眾看見這情況,都嚇得目瞪口呆起來。時侍者見僧值師沒有呼“站起來”,於是就自己說了一聲:“大和尚來了!”僧值師見到方丈和尚來,就立即走近把這件事說明給他聽。這時僧值師滿以為法座上的布袋和尚不得了,要吃方丈的耳光,那知反而被呵斥的是自己。方丈很和藹地對布袋和尚說:“請慈悲大眾的無知愚昧吧!就請你坐在這兒。”布袋和尚回答說:
  “我天天坐在這裏!”這位方丈和尚對於這位布袋僧,早有所認識了!於是就另立座位於對面,從這天之後,那位布袋僧,每天受午供的時候就來了,而且老實不客氣的就是坐在中央方丈的法座上!沿至今天,很多寺院的五觀堂中,中央還是供奉著一尊彌勒像,我相信是由這宗公案而來的。而寺院中所供奉的彌勒菩薩像,大多是布袋和尚的形態呢!   到了梁貞明三年布袋和尚就掛錫於岳林寺,因為他遊戲人間的因緣已盡了,就向大眾告辭,結跏跌坐在大雄寶殿前之磐石上。這時,寺中的大眾都雲集來,一起靜聽他的法旨。他最後說的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時人自不識。”   單從上面所說這兩段公案,足見彌勒菩薩,與中國眾生,真有一段不可磨滅的因緣。   求生兜率內院的修法
  凡修持一切法門,不出信、願、行,欲求生兜率淨土,亦不離此信願行三者,是往兜率內院之三種資糧。 一、信:信是斷疑生解之義。須知佛法如大海,由信而能入。《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深信兜率內院是彌勒菩薩,受釋迦牟尼佛殷懃付囑,為欲度釋尊佛法中未得勝緣,而欲得解脫者所建立的。



《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云:“彌勒!現付囑汝,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正法藏時,你當守護佛法僧寶,莫使斷絕,更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由我們要當信如來金口所宣,應如是受持,決定上生兜率淨土是無可置疑的。
二、願:願是發願。《法苑珠林》云:“凡夫力弱,習惡固多,其心怯弱,初學佛法,恐畏退散,故常發大願,扶持是行,乃至終身......自在往生,彌勒內院,得至佛前,隨念修學,證不退轉。”由此可知,求生兜率淨土,必須常發大願。   玄奘大師也是一生常修彌勒行,發願上生內院得見彌勒,同時常對大眾說偈云:  “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共含識,速奉慈顏!
  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   另近代高僧太虛大師亦倡導兜率淨土法門,其將雪竇寺的晚堂功課,回向文改修唱云:  “四生昇於內院,三有托化兜率......
  兜率內院慈氏尊,大智大悲濟含識......
  南無兜率內院一生補處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上生兜率宮,同赴龍華會,十方三世一切佛......
  摩訶般若波羅密”。 三、行:行是實行,所謂實際修持兜率淨土法門。兜率淨土法門,攝機最廣,行持最易,古德云:“一齋戒能為上品之修因,一稱慈氏聖號,便成彌勒眷屬。”欲求至速成就彌勒淨業者,常修六事行法:   (一) 精勤修習福、敬、恩、悲田中,所作事等。   (二) 威儀不缺,堅守諸戒,常稱聖號等。   (三) 獻地掃塔,莊嚴道場,整修佛像等。   (四) 香花供養,四事雜物,隨意給濟等。   (五) 勤修有漏凡夫三昧,聞思定等。   (六) 廣讀大乘經典,演說修習十善業等。



  具備六事者,則能上品上生,其中修一二種,亦可得上生兜率淨土,親見彌勒菩薩,聞法證果。   我們能修持最簡便的六事行法,就必能獲得彌勒菩薩的大悲不思議力,由頂門上放出眉光,遣令無數的天子,雨天曼陀羅花,來到眼前,奏鳴天樂,散播異香,須臾之間,即到兜率陀天,安祥的坐在寶蓮臺上,身心得到泰然自在。聽聞妙法,速證不退還果。當知,時際末法的今日,魔強法弱,善知識難遇,唯有勤修彌勒淨業,求生兜率淨土,親近彌勒菩薩,證不退轉,將來得赴龍華初會,蒙佛授記,得無上正等正覺。此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末法眾生而宣說之法。   從學術史上的推究
  依《解深密經》中,釋迦牟尼佛說法之次序,初時為聲聞人等說四諦法,是“有教”;二時為發修大乘者,說無自性,無生無滅,是“空教”;第三時說三性三無性,是“了義”教,即“非空亦非有”。   佛陀入滅後,由迦葉、阿難、優波離等結集的小乘三藏,得當時國王大臣的宏傳保護,雖有菩薩結集的大乘法,但是不為一般人所知道,所以佛陀入滅後五百年中,小乘教法成為了主要學派;到佛滅後六百年間,有馬鳴菩薩出世,著《佛本行讚經》等,竭力提倡大乘佛法,這時大乘教法才露其端倪。繼而龍樹菩薩應運而生,依據《大般若經》造《中論》等破斥小乘執有,闡揚大乘畢竟空義,得其弟子提婆菩薩之助,造《百論》等廣破外道小乘。但大乘之空義,非上根利智的人,不易徹底了解;龍樹和提婆菩薩入滅後,智慧稍差者,往往執空而墮於惡取,走上佛陀所喝斥的斷見邪途!   九百年間,有無著菩薩出世,於小乘沙婆多部出家,修空觀無驗,得賓頭那尊者來教其空義,但無著自感不應止於此,乃以神通力往兜率親依彌勒菩薩受教,因而悟入大乘空義,並且為了取信於人,特請彌勒下降人間,說《瑜伽》《中邊》等論,發揚第三時深密之教,無著自己亦依《解深密經》、《瑜伽論》等,造《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等,奠定五法三性唯識的雛型體系,晚年著《唯識三十論》,成為釋迦牟尼佛入滅九百年後,佛教流行於世的宗派。  
彌勒與法相宗
  一、 法相宗在印度稱為瑜伽宗,又作瑜伽派。係奉持《瑜伽師地論》之學派。   於印度大乘佛教中,與“中觀派”相對。此宗派以彌勒為初祖,無著繼之,其後有世親、陳那、親勝、火辨、安慧、戒賢、智光等,相繼發揮三性中道之旨,提倡觀行萬法唯識之理,以悟入真如之性。其後此教派傳入我國,漸分為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而以法相宗為盛行。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下):“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則瑜伽。



  《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講述,無著記,略稱《瑜伽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係瑜伽行學派之基本論書,亦為法相宗最重要之典籍,更為我國佛教史上之重要論書。內容記錄作者聞彌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踰陀國之講堂說法之經過,其中詳述瑜伽行觀法,主張客觀對象乃人類根本心識之阿賴耶識,所假現之現象,須遠離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之觀念,始能悟入中道,為研究小乘與大乘佛教思想之一大寶庫。由於本論廣釋瑜伽師所依所行之十七地,故又稱十七地論。又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薩地”為重要。   二、以奉行《瑜伽師地論》等教說之宗派。又作瑜伽宗、瑜伽行派。即行於印度,與中觀派對立之大乘佛教教派。初祖為四、五世紀之彌勒論師,以宣說《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頌》、《大乘莊嚴論》等而奠定開宗之基。其後,無著稟其教旨,著《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等。未久,世親繼之,撰《十地經論》、《唯識三十論頌》等以光顯教說。   唯識宗遠尊印度彌勒菩薩為宗主,彌勒出世說《瑜伽師地論》,無著稟承教法而著《莊嚴論》、《攝大乘論》。世親繼而著《唯識二十論》、《三十論頌》等。   玄奘於唐.貞觀年間,至印度求法,從戒賢、智光諸論師習受瑜伽、唯識等論。



歸國後其弟子窺基依玄奘大師口述,撰成《唯識論述記》,發暢奧義,又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以釋之,而蔚成唯識宗學。
  世親之弟子陳那亦作《觀所緣緣論》、《入瑜伽》等論著以宣揚瑜伽思想,復著因明正理門論而定因明之論式。同時復有親勝、火辨二大論師注釋世親之《唯識三十論頌》。相繼而起者另有德慧、安慧、護法、難陀、清辨、戒賢、淨月、勝友、最勝子、智月、法藏、智光、無性、親光、德光等諸師,相繼發揮三性中道之旨,提倡觀行萬法唯識之理,以悟入真如之性。   瑜伽派本與中觀派世代對立,彼此論難。然八世紀初,寂護及弟子蓮華戒融合中觀自立派與瑜伽派之思想,成立瑜伽中觀自立派。此派思想,有關勝義諦者乃採用中觀自立派之論點,有關世俗諦者則依據瑜伽唯識之立場。八世紀後,印度佛教傳入西藏,西藏佛教改革者宗喀巴以甚深觀、廣大行,意圖綜合般若中觀與瑜伽唯識兩派。八、九世紀以後,瑜伽派為中觀派綜合攝取,獨立學派不復存在。   在中國,以北涼.曇無讖所譯之《菩薩地持經》(即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劉宋.求那跋摩之《菩薩善戒經》,及北魏.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之《唯識二十論》、《十地經論》等為瑜伽派經論之最早譯介。   其後,中國之瑜伽派漸分為地論宗與攝論宗;前者係以《十地經論》為主,後者則以《攝大乘論》為主。兩宗雖同立“八識緣起”之說,然地論宗以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心同視為真識,攝論宗則視阿賴耶識為妄識,故別立第九阿摩羅識,此為兩宗論點最大之歧異。直至唐代,玄奘譯出《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辯中邊論》等諸論,又糅譯十大論師之《唯識三十頌釋論》,編成“成唯識論”等書,方乃展開法相宗之教說,而盛行於中國與日本。   慈宗名義
  “慈宗”就是“彌勒宗”,因上來已說梵語彌勒,此翻為“慈氏”乃立“慈宗”的名義。一般人以為“慈宗”就是“慈恩宗”,其實不然。



  “慈恩宗”是唐.高宗皇帝建大慈恩寺於陝西長安,時玄奘法師已從印度返回中國,大弘新譯經論,唐.高宗禮請玄奘法師住持大慈恩寺,後其高足窺基法師繼之,世稱慈恩大師。玄奘與窺基所弘之法相唯識教觀,稱為“慈恩宗” 。   “慈宗”最重要者在宗奉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以上生兜率內院為宗。中國淨土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法師,是宗奉彌勒菩薩而求生兜率內院,這是“慈恩宗”前早有“慈宗”的證明,推考唐朝以前還是修“慈宗”的居多,如中國唐以前的佛像以彌勒像為多,唐以後才雕刻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等像,所以“慈宗”的淵源甚廣。   在中國佛教宗派而言,法相唯識教觀都依慈氏(彌勒)為本,故“慈宗”可以包括“慈恩宗”,但“慈恩宗”不能概括“慈宗”。慈宗三要已具備經律論三藏,《瑜伽真實義品》教理屬論,《菩薩戒本》軌行持屬律,《彌勒上生經》修證上生果屬經;另唯識宗常稱“六經十一論”:所謂六經是《華嚴經》、《解深密經》、《厚嚴經》、《分別瑜伽經》、《大乘阿毗達磨經》。十一論者,《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顯揚聖教論》、《辨中邊論》、《成唯識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二十論》、《集論》、《雜集論》、《攝大乘論》及《觀所緣緣》等。都是“慈宗”的法藏。   然而這般都只不過是就慈宗的主體上而言,若依全體廣用來說,凡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弘揚之法門,大多付囑彌勒菩薩在各種經律上也講到彌勒菩薩的因緣,如無量壽經中佛是也。而禪宗的初祖迦葉尊者也肩持釋迦牟尼佛衣,入定雞足山,以彌勒當來下生的時候,交付於彼。所以關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稱,大小、性相、顯密、禪淨等法門,皆為當來下生彌勒佛,所承先啟後的“慈宗”所宗;現在一切五乘三乘大乘、性相顯密的佛法,都是彌勒菩薩所肩負宣揚的佛法,由是融攝各宗派,以“慈氏”為大皈依處。   五乘者:乘為“交通工具”之含意。 (一)人乘,人以三歸五戒為乘,運出三塗四趣而生於人道。 (二)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四洲而達天界。 (三)聲聞乘,即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



(四)緣覺乘,即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 (五)菩薩乘,即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   三乘者: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法則針對眾生之性情與能力,而分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並以其各有三種不同之果報。   我們從早期原始佛法開始,一直流傳至今來觀察得知,在印度流行有三個五百年之不同:最初五百年是三乘或小乘的佛法,現在仍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第二個五百年有龍樹、馬嗚、無著、天親等出世,將佛滅後逐漸隱沒的大乘佛法,發揚光大出來,即現今流行於中國、日本、韓國、港澳等處;第三個五百年顯密大乘而並行,密宗獨盛的時候,今流行西藏、青海、蒙古等處者皆是;此是佛法皆契合各時各地,不同機程之眾生而有差別;溯其根源,都是從釋迦牟尼佛覺海心源之所流出,而皆會於一生補處,慈氏(彌勒)菩薩為承先啟後之總樞。故“慈宗”就是一切佛法的總樞機,也即是從釋迦牟尼佛大圓滿覺中流布在世上之佛法全體大用,皆會歸於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謂之“慈宗”也。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