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佛系作業系統 × 五蘊運作層級表】

張貼者:林咘卡
閱讀人數:1130人 張貼日期:2025-08-28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一、色蘊(Form):輸入端 × 感官硬體層
1.1 眼根:鏡頭(Camera)=接收影像資料
1.2 耳根:麥克風(Mic)=接收聲音波動
1.3 鼻根:嗅覺感測器=接收氣味資訊
1.4 舌根:味覺分析器=辨別味道
1.5 身根:觸感感應器=接收觸覺、冷熱、痛癢等資料

色蘊=五感原始資料的輸入來源,尚未加工。

二、受蘊(Feeling):感受判斷層 × 快取標籤系統
2.1 快取記憶體(Cache):即時反應「喜、苦、捨」
2.2 情緒標籤系統(Tagging):自動附上「好 / 壞 / 普通」的標籤

受蘊=資料一進來,馬上標記情緒反應,是初階染污的入口。

三、想蘊(Perception):概念分類層 × 認知貼標系統
3.1 圖像辨識器:把「看見一條狗」變成「這是狗」
3.2 聯想模組:看到花=聯想到春天、愛情、某個人
3.3 認知標籤器:為事件與經驗下定義、分類

想蘊=心在為世界命名分類,製作一套「人生百科」。

四、行蘊(Mental Formation):動能驅動層 × 習氣腳本系統 4.1 腦內腳本(Script):看到討厭的人,自動翻白眼
4.2 習性學習器:過去經驗反覆→形成偏好或抗拒
4.3 意志推進器:慾望與潛意識腳本推動行為產生

行蘊=內在驅動程式,是造業的起手式,也是煩惱的熱鍵。

五、識蘊(Consciousness):運作核心層 × 八識系統管理器
5.1 現行識:當下開啟的「眼識 App」「耳識 App」等感知程式
5.2 末那識(我執後台):背景作業程式,永遠掛念「我」與「我的」
5.3 阿賴耶識(潛意識硬碟):儲存所有經驗、習氣、業種、記憶的資料庫

識蘊=是你正在運行的「心的 OS 核心程式」,掌握你是誰、為何生為你。





六、五蘊交互運作流程(範例:愛上某人)
6.1 色蘊:看到某人
6.2 受蘊:覺得心動
6.3 想蘊:想起某次初戀
6.4 行蘊:啟動追求腳本
6.5 識蘊:全然認定「我愛他」

→ 種子存入阿賴耶 每一次互動,都在為未來種下資料包。

七、唯識三層記憶管理系統 7.1 現行識:當下經驗(短期記憶)
7.2 種子識:轉為種子(潛在習氣)
7.3 熏習原則:你怎麼思、怎麼習慣,阿賴耶就怎麼重塑你

熏習→生起→熏習→生起,一路輪迴,資料不斷再利用。

八、五蘊升級 × 修行指引(成佛是 OS 升級)
8.1 色蘊觀察:觀身不淨
8.2 受蘊止染:觀受是苦
8.3 想蘊除錯:觀想無常
8.4 行蘊鬆綁:觀行無我
8.5 識蘊解構:觀識如幻

從使用者 → 開發者 → 自性原碼工程師 → 覺者(Developer Mode 開啟!)

結語金句: 佛法不是拒用五蘊,而是學會用對方式。
讓這五蘊,不再是捆綁我們的業力工具,而成為通向智慧與解脫的雲端程式。 。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