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遇見僵局時應先處理事情還是處理心情呢?

張貼者:慧向
閱讀人數:93人 張貼日期:2025-05-25 10: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遇見僵局時應先處理事情還是處理心情呢?
學習換位思考先接住對方情緒 問題無法解決通常是心情因素  

小萍的閨蜜小琳,有次被主管當眾批評專案做得粗糙,
午休時紅著眼眶跟小萍抱怨:「今天在整個部門面前被罵,簡直太丟臉了!」
當時小萍腦海裡第一個反應就是:「妳確實犯錯了,被罵正常,主管都是為妳好。」
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這話聽起來像在幫主管教育閨蜜。
換作自己被罵時聽到這種,只怕只會更不開心。
接著她又差點脫口而出:「這點小事就內耗?職場哪有不挨罵的?不用太在意。」
但看著小琳握緊紙巾的手,她突然意識到:
此刻閨蜜需要的不是正確的批評,而是被理解的安慰。
最後,她選擇了第三種方式: 她感同身受地嘆息道:
「我太懂這種滋味了!上週我做報表時算錯數據,被主管劈頭蓋臉罵了十分鐘,
當時心想這要是有地縫,我直接鑽進去算了。
我其實知道犯了錯誤,可是主管怎麼就不能好好說話呢?」
話音剛落,小琳眼眶更紅了,卻突然放鬆下來。




她開始吐槽主管的語氣、會議中的尷尬,但很快就脫離出了情緒,
開始自我反省身上的問題。
為什麼第三種回答救活了對話?因為前兩種是“講道理”,第三種是“接情緒”。
職場裡、生活中,我們總習慣用理性思考解決問題:
朋友失戀時,你忙著分析「你也有問題」;
同事受挫時,你急於批判「這點小事也做不好」;
當家人抱怨時,你忙著否定「你這樣想就不對了」…
我們覺得自己說得特別有理,但很多時候忘了:
當一個人被情緒淹沒時,是聽不進去道理的,這時候理性分析等於在傷口撒鹽。
心理學上有個「情緒電梯」理論:當一個人情緒在1樓(生氣、委屈)時,
你非要把他拉到10樓(冷靜、理智),只會讓他更想跳回1樓。  

人與人的相處本質上是和對方的情緒相處,
所以比講道理更重要的是接住對方的情緒,
一個溝通的達人一定是先理解對方的情緒,
穩住情緒後再講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先從情緒化中冷靜下來,
後續雙方的溝通才能更有效更順暢更和諧。

分享福智文教 。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