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你的快樂,是向外求,還是向內求?一分鐘看懂你的人生驅動力!

張貼者:林咘卡
閱讀人數:570人 張貼日期:2025-08-27 08: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嘿,你是否也曾這樣?
 完成一個大案子,老闆沒表揚,就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週末沒人約,就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了?
 買東西,總想選那個「聽起來最厲害」的牌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就是典型的「外求型人格」。

(第一層:定義與對比)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深刻的話題:內求 vs. 外求。
這決定了你人生的幸福感,到底掌握在誰手裡。

外求 (External Seeking)
簡單說,就是你的「人生遙控器」在別人手上。
你需要靠外界的讚美、財富、地位來證明自己。
快樂,總是有條件的:「等我...我就會快樂。」

內求 (Internal Seeking)
反過來,遙控器在你「自己手裡」。
你向內心尋找平靜、成長和意義。
快樂,是當下的一種能力,隨時可以啟動。

(第二層:生活場景對比,引發共鳴)

來看看這兩種心態,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有多不一樣:
1. 面對【失敗與批評】時:

外求者 :
「都是別人的錯!」(抱怨)
「我果然不行...」(崩潰)
情緒像坐雲霄飛車,被別人一句話輕易擊垮。

內求者 :
「嗯,這次失敗,暴露了我哪個弱點?」
「太好了,又找到一個可以升級的地方!」
把挫折當成「成長的經驗包」。

2. 在【人際關係】中:

外求者 :
極度害怕孤單,拼命迎合討好。




朋友圈的「讚」數,就是他的心情溫度計。
用關係,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內求者 :
享受獨處,也珍惜高質量的深度連結。
關係是為了「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先成為完整的自己,再遇見另一個完整的對方。

3. 做【人生決定】時:
外求者 :
「別人會怎麼看我?」
「選這個,是不是比較有面子?」
活在社會的標準裡,而不是自己的價值觀裡。

內求者 :
「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
「這件事能讓我成長嗎?」
走自己的路,就算那條路比較窄。

(行動呼籲)
所以,親愛的朋友,

外求,是把人生的定義權交給世界,活得像一顆被風吹動的塵埃。

內求,是把定義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活成一棵深根的樹。

這不是說外求完全不好,適度的目標是動力。
但真正的強大,是從建立穩定的內在核心開始。

#今日思考
你覺得自己更偏向哪一種呢?
你希望從今天起,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