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身口意不守,業力就來追你開帳單

張貼者:林咘卡
閱讀人數:78人 張貼日期:2025-07-23 08: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佛陀與惒破的對話  當時,尊者大目犍連與比丘眾一同在中午過後,因為有事,集合坐在講堂裡。
這時,外道尼乾子派的一位釋種弟子,名叫惒破,在午後來到大目犍連尊者的處所,彼此問候後,坐在一旁。
尊者大目犍連便問他說: 「惒破啊,你怎麼看:如果有位比丘能守護身、口、意的行為,你是否認為,他還會因此生起不善的煩惱與漏,導致來世受苦報呢?」
惒破回答說: 「大目犍連尊者,我認為:即使有人能守護身、口、意,依然會因為過去世所造的不善業,而在未來受苦報。」

佛陀以天耳通聽到後,親自前來說法 佛陀此時正在靜處中安住入定,以天耳通聽到大目犍連與惒破的這番對話。

於是,他在黃昏時分從禪定中出來,親自來到講堂,入座後問道: 「目犍連啊,你剛才與尼乾子弟子惒破討論了什麼?又為何在此集合?」 大目犍連尊者如實稟報剛才的對話。

佛陀親問惒破,並引導正見 佛陀便對惒破說: 「如果我說得對,你就承認是對的;如果不對,你可以指出來;

你若有疑問,也可以直接問我:『沙門瞿曇,這是什麼意思?』你若能接受,我願與你深入探討。」

惒破說:「好啊,瞿曇,我若覺得對,就說對,若有疑也會提出來。」 佛陀問關於身口意的修行與滅苦之事.

佛問: 「惒破你怎麼看:如果有位比丘在行為上曾經生起不善的身業,引發煩惱與憂愁,但後來他停止了那些行為,
不再造作新的不善業,也棄捨了過去的業力。

那麼,這位比丘能否在今生就徹底斷除煩惱、不再受後有(來世),實現究竟安樂呢?
這一切,都是透過聖者的智慧所見、所知。
這樣的比丘如果身、口、意都受護持,你還會認為他會因為過去的不善行為而在未來受苦報嗎?」

惒破回答:「不會的,瞿曇。」

佛以「樹與影」的譬喻開示業報可滅

佛接著問: 「惒破,如果一個人已斷盡無明,開啟智慧,他便能清楚覺知自己此生的最後身覺與命覺。

當身壞命終時,他所覺知的一切也將止息,進入寂靜,圓滿清涼。





就像一棵樹會生出樹影;如果有人拿斧頭把這棵樹連根砍斷、斬碎、燒成灰,甚至吹走或沉水——你說,這影子還會存在嗎?」

惒破答:「不會,瞿曇,因為影是依賴樹才有的,樹沒了,影也就不存在了。」

佛說:「是的。修行人也是如此。若能斷除無明、開啟智慧,他的身心一切覺受都會在今生止息,不再有來生,也不再有輪迴的影子存在。」 比丘正心解脫的六種「善住處」

佛進一步說明一位「正心解脫」的比丘,將會具足六種清淨的修行處境:

當他眼見色塵時,內心不起喜樂或憂惱,能安住於捨離、無為之中,具足正念與正知。

同樣地,當他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觸、意知法時,也皆不動於喜憂,安住於清涼與正智。

這六種情境,稱為六善住處,是解脫者自然的狀態。

惒破證得正見,三自歸佛法僧

惒破聽完後,非常感動地說: 「瞿曇,現在我明白了!您就像一位明眼人為盲者開光明,為迷路人指出方向,

讓有眼的人得以見色。

您用種種方便說法,使我領悟正義,我願從今天開始,歸依佛、法、僧三寶,終身為優婆塞,直至命終。

」 接著他懺悔說: 「我過去愚癡,供養侍奉那位不明真理的尼乾子,妄想從他那裡獲得利益,如同養一匹劣馬,徒勞無功。

如今我已醒覺,再次歸依佛、法、僧。」 。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