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服務項目
我要推薦會員加入
線上表單
聖事預約單
真圓會員申請單
午時水預約登記表
命理專人解盤登記表
愛心活動參加登記
敏感體質檢測表
壓力檢測表
相關連結
服務總覽
心靈諮詢(問事)
心靈諮商
靈魂療癒(可搭配SJGP)
內在小孩和解
紫微斗數服務
生命靈數服務
聖事服務(濟世)
收驚
制煞
安神(祖先)位
調整房屋磁場(地理風水)
處理祖先問題
冤親債主和解
領旨(領取生命藍圖)
靈修相關
連結高我服務
協助生命藍圖
協助清理
心靈功法課程
聯絡我們
心靈商品
文章
影音
影片
照片
命理
紫微斗數
免費看流日
八字
專業占卜(卜卦)
心理測驗
註冊
登入
[
返回文章列表
] [
返回最愛列表
]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身口意不守,業力就來追你開帳單
張貼者:林咘卡
閱讀人數:78人 張貼日期:2025-07-23 08:00:00
0
佛陀與惒破的對話 當時,尊者大目犍連與比丘眾一同在中午過後,因為有事,集合坐在講堂裡。
這時,外道尼乾子派的一位釋種弟子,名叫惒破,在午後來到大目犍連尊者的處所,彼此問候後,坐在一旁。
尊者大目犍連便問他說: 「惒破啊,你怎麼看:如果有位比丘能守護身、口、意的行為,你是否認為,他還會因此生起不善的煩惱與漏,導致來世受苦報呢?」
惒破回答說: 「大目犍連尊者,我認為:即使有人能守護身、口、意,依然會因為過去世所造的不善業,而在未來受苦報。」
佛陀以天耳通聽到後,親自前來說法 佛陀此時正在靜處中安住入定,以天耳通聽到大目犍連與惒破的這番對話。
於是,他在黃昏時分從禪定中出來,親自來到講堂,入座後問道: 「目犍連啊,你剛才與尼乾子弟子惒破討論了什麼?又為何在此集合?」 大目犍連尊者如實稟報剛才的對話。
佛陀親問惒破,並引導正見 佛陀便對惒破說: 「如果我說得對,你就承認是對的;如果不對,你可以指出來;
你若有疑問,也可以直接問我:『沙門瞿曇,這是什麼意思?』你若能接受,我願與你深入探討。」
惒破說:「好啊,瞿曇,我若覺得對,就說對,若有疑也會提出來。」 佛陀問關於身口意的修行與滅苦之事.
佛問: 「惒破你怎麼看:如果有位比丘在行為上曾經生起不善的身業,引發煩惱與憂愁,但後來他停止了那些行為,
不再造作新的不善業,也棄捨了過去的業力。
那麼,這位比丘能否在今生就徹底斷除煩惱、不再受後有(來世),實現究竟安樂呢?
這一切,都是透過聖者的智慧所見、所知。
這樣的比丘如果身、口、意都受護持,你還會認為他會因為過去的不善行為而在未來受苦報嗎?」
惒破回答:「不會的,瞿曇。」
佛以「樹與影」的譬喻開示業報可滅
佛接著問: 「惒破,如果一個人已斷盡無明,開啟智慧,他便能清楚覺知自己此生的最後身覺與命覺。
當身壞命終時,他所覺知的一切也將止息,進入寂靜,圓滿清涼。
就像一棵樹會生出樹影;如果有人拿斧頭把這棵樹連根砍斷、斬碎、燒成灰,甚至吹走或沉水——你說,這影子還會存在嗎?」
惒破答:「不會,瞿曇,因為影是依賴樹才有的,樹沒了,影也就不存在了。」
佛說:「是的。修行人也是如此。若能斷除無明、開啟智慧,他的身心一切覺受都會在今生止息,不再有來生,也不再有輪迴的影子存在。」 比丘正心解脫的六種「善住處」
佛進一步說明一位「正心解脫」的比丘,將會具足六種清淨的修行處境:
當他眼見色塵時,內心不起喜樂或憂惱,能安住於捨離、無為之中,具足正念與正知。
同樣地,當他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觸、意知法時,也皆不動於喜憂,安住於清涼與正智。
這六種情境,稱為六善住處,是解脫者自然的狀態。
惒破證得正見,三自歸佛法僧
惒破聽完後,非常感動地說: 「瞿曇,現在我明白了!您就像一位明眼人為盲者開光明,為迷路人指出方向,
讓有眼的人得以見色。
您用種種方便說法,使我領悟正義,我願從今天開始,歸依佛、法、僧三寶,終身為優婆塞,直至命終。
」 接著他懺悔說: 「我過去愚癡,供養侍奉那位不明真理的尼乾子,妄想從他那裡獲得利益,如同養一匹劣馬,徒勞無功。
如今我已醒覺,再次歸依佛、法、僧。」 。
【提醒:】
1.非LINE群組成員,
請點我【綁定LINE】
就可以不定期收到我們的好康通知
2.
好康靈性商品真圓身心靈商品請點我
延伸閱讀
嘿,修行不是仙氣飄飄,是你開始變得可愛了
身口意三業的清淨
業力不失
生活讓你開始聽天由命嗎?
福報不夠時,業障拖著走
解除靈魂契約、出生前協議和清除業力債務
脾氣來了很難克制 是什麼業力
盡力就好
讓善意不再尷尬
關於業力
猜你喜歡
人氣文章
心境維度的提升
(58805)
隨緣,惜緣,不攀緣
(53055)
你真的懂 執著,分別心 和 著相 的差別?
(50264)
天使的翅膀
(48313)
逆境中的甜蜜崛起,寒冬煉就夏日榮耀!冰淇淋哲學
(48018)
西門與佩羅
(47890)
天使種類和稱呼
(47809)
修智慧,不修制約
(47808)
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 - 〖放下〗
(47739)
【順心要惜福,逆境存感恩心!】
(4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