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你真的懂 執著,分別心 和 著相 的差別?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10396人 張貼日期:2023-02-28 01: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凡夫如何用「分別心」?

你真的懂「執著」「分別心」和「著相」的差別? 凡夫如何用「分別心」?
有些學佛的人動不動就說:『不要起分別心』推測他們的想法,有許多是些誤會。按分別心就是思考、思索與思維的意思,也就是探求、研究、推尋等等求知的意思,這是聞思修三慧裡的思慧的初步運用,也是求取開悟的基本功夫。

我們凡夫本來迷迷糊糊的,好不容易接觸佛法,若不分別是非善惡、邪正好歹,再不追究人生真理,將來如何得救,如何解脫,就是佛法我們也得用心分別,至少能了解少許。

佛法裡所說的『無分別智』那是得了道果以後才能證得的『如如智』,我們今天還是博地凡夫,若是一開始就不去分別,豈不是等於不用腦筋,而變得更為糊涂了嗎?

老實說:我們今天所需要下的功夫,正是那些『分別心』的合理運用,我們的分別心用得愈深,則所見的真理愈高;我們的分別心用得愈精,則所見的真理愈明,否則便不會有進步,等到能夠『不用心自用』的階段,那才可以『放心』。所謂『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那才是『無功用道』的境界。那時節,我們才可以說:『不要起分別心』。-------- 出自圓因法師《修行精華》

---------------------------------------------------------------------------------------------------------------

凡夫如何用「不執著」?

許多人以為佛家破執著,就是什麼都不要,連做人的規矩,處事的原則都可以不必再去堅持,而可以變得隨隨便便,該上課的不去上課,該吃飯的時間不去吃飯,該睡覺不去睡覺。有人問:『你何以如此?』他說:『佛教人不要執著嘛!為什麼一定要上課、吃飯、睡覺呢?』如果你這樣想的話,便是會錯意了。佛說性空是根據緣起說的,脫離緣起去談空,去破執,便落入取空、邪空了。緣起有緣起的結果,不讀書、不吃飯、不睡覺,各有其不良的後果,與佛家的宗旨,離苦得樂相違背,所以是不對的。一個人若修到阿羅漢的境界,是可以不須讀書、吃飯、睡覺,但凡夫卻不能。



讀書、吃飯、睡覺仍是促進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緣』。

在緣起性空的哲學中,一切的萬物、名言都無絲毫的絕對真實性,都不應執著,但因緣果的法則卻是極端的真實而超越時空的,那些『因』加上那些『緣』,會產生什麼『果』,這是一定不變的。所以佛家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所以說因緣果的法則,是超越時空,萬古常新的。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高度的處事效率,亦有其一定的緣起法則可循,所以做人不能沒有規矩,處事不能沒有原則。

印順導師說得好:『緣起性空的哲學要落實於八正道的實踐才無弊害。』這真是透徹之言,所謂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一個人口口聲聲說他不執著,於是他故意不按時上班,故意穿衣不扣鈕扣,故意隨地吐痰,故意在車上高談闊論,故作瀟灑豪放狀,行為不顧到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在佛教說是『被法縛』,說清楚一點,他已執著於『不執著』,因為他的心已念念不忘於『不執著』這種反常失態的表現,乃是另一種形態的執著,同樣會帶來許多麻煩。----出自圓因法師《修行精華》

---------------------------------------------------------------------------------------------------------------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相關節錄

執著

人恆病執著,然亦不可概論。良由學以好成,好之極名著。



羿①著射,僚②著丸,連③著琴,與夫著弈者至屏帳垣牖④皆森然黑白成勢,著書者至山中木石盡黑,學畫馬者至馬現於床榻間,夫然後以其藝鳴天下而聲後世。何獨於學道而疑之?是故參禪人,至於茶不知茶,飯不知飯,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發篋而忘扃⑤,出廁而忘衣。念佛人,至於開目閉目而觀在前,攝心散心而念恆一,不舉自舉,不疑自疑,皆著也。良由情極志專,功深力到,不覺不知,忽入三昧⑥。亦猶鑽燧者,鑽之不已而發焰。煉鐵者,煉之不已而成鋼也。所惡於著者,謂其不知萬法皆幻,而希果之心急。不知一切唯識,而取相之意深,是則為所障耳。概慮其著,而悠悠蕩蕩,如水浸石,窮歷年劫,何益之有?是故執滯之著不可有,執持之著不可無。

【譯文】
人們都認為「執著」不好,其實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無論學什麼,都必須對自己所學的事感興趣或愛好,才能學成。



興趣達到極點,便成了執著。古時候羿耽著於射箭,熊宜僚耽著於弄丸,成連耽著於撫琴,甚至有耽著於下棋的人,連屏帳牆窗在他看來,都好像布成黑白對壘的局勢。耽著於書法的人,見山中一木一石都幻成各式字體。學畫馬的人,即使是躺在床榻上也好像看到馬出現在眼前。正因如此,他們的技藝才能聞名天下並流傳於後世。既然世間的技藝可以由執著而成就,為何獨對執著於學道的人產生懷疑呢?參禪的人在用工夫時往往至於喝茶不知是茶,吃飯不知是在吃飯,走路不知在走路,坐著也不知是坐著,打開箱子便忘了上鎖,走出廁所即忘了放在外邊的衣服。念佛的人至心作觀時,無論開目閉目都能見到相好莊嚴,無論攝心散心,一句佛號從不間斷。不舉念而自念,不起疑而自疑,這都是執著。惟有這樣專心一志,才能於不知不覺中進入三昧的境界。好比鑽木求火,只要不間斷地鑽下去,終能得火。又如不斷地冶煉鐵材,即能將頑鐵鍛成精鋼。



至於執著的害處,是指有些人不知萬法皆幻,一味地急於求成。不知一切唯識,刻意地取相分別。由於這種錯誤的執著,才成了障道因緣。假如一概認為執著是不好的,終日悠悠蕩蕩,不思進取,那就如水浸石,縱經無數年代,也沒有任何益處。由此可知,如果所執的是障道的「著」則不可有,所執的是進道的「著」則不可無。---學誠法師白話譯文

---------------------------------------------------------------------------------------------------------------

-什麼是著相?--- 黃高證

一切存在皆為相,這是指現象界。緊緊的抓住現象界,就叫著相。人、我、眾生和時間,是四相,一不著相,便能做到如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在相中,且是在好相中,又超越相,那就是智慧。

個人、家庭、社會、天下、國家的存在,無一不在相中,要他們上軌道,就非著相不可。

佛法從羅漢、經獨覺、菩薩到成佛,就必須不著相,這是佛法。





大家都不著相,農夫不種田、工人不做工…-(湘潭道南書院)





【提醒:】